在陜煤集團勾勒的高質量發展畫卷中,研究院銀粉裝置始終將“四種經營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把四種經營理念深度融入生產運營的全流程——從降本增效的精細打磨中筑牢發展底盤,在創新突破的持續探索中厚植成長后勁,于市場拓展的主動作為中搶占發展先機,以扎實行動踐行著新時代產業單元的使命與擔當。

以緊日子心態 鑄就好日子根基
事業部深知,激烈市場競爭中,每一分成本節約都是長遠發展的底氣。為此,裝置建立了全流程精細化成本管控機制,將成本指標逐層細化到各崗位,讓每位員工都扛起成本管控責任。日常生產中,員工從細節發力控成本:用表面皿替代一次性取樣管減少耗材;優化電鏡使用習慣,將燈絲壽命從15天延至23天;回收比表測試后的液氮,使一罐用量從15天延至40天,利用率提升約166%;洗料減少純水消耗、粉碎銀粉時提高電機頻率節省氣電、回收原料包裝箱變賣……這些實在舉措,從點滴中杜絕浪費。
同時,裝置大力推行修舊利廢,組織技術人員修復尚有價值的設備零部件,既減少新件采購支出,又延長設備壽命。通過這一系列行動,銀粉裝置精打細算過“緊日子”,為企業長遠發展筑牢根基。
秉持賺錢思維 讓每一分投入都產出效益
銀粉裝置在項目謀劃與技術創新的征程中,始終遵循市場規律,以賺錢思維為導向,精心算好投資回報、效益效率和價值增長的經濟賬。
這些實際舉措讓我重新審視了工作中資源利用的方式。我們生產銀粉離不開原材料這種原料,賣銀粉是“賺錢”,買原材料是“花錢”。這一賣一買之間,更得算清賬:采購原材料時,要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精打細算,通過比價、優化采購量等方式降低成本;而生產中則通過提升銀粉成品率、減少加工損耗,讓原料的價值充分轉化為產品收益。說到底,就是讓花出去的每一分錢,都能為企業帶來更多回報。在本職工作中,同樣需要繃緊成本效益這根弦,用“賺錢思維”來對待每一筆投入。比如做分析實驗時,試劑消耗、設備損耗都是成本。我會提前把實驗步驟想周全,操作時格外仔細,確保一次出準數據,避免重復實驗浪費;申請新設備或耗材時,也會先想清楚是否必需、能帶來什么效益,優先選性價比高的,讓每一分錢都花得值。
切換乙方視角 主動求新求變贏市場
銀粉裝置打破傳統思維定式,積極以乙方視角審視自身,主動求新求變,以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切換乙方視角,意味著要真正站在客戶的立場想問題、做事情。我們主動深入了解客戶對銀粉的具體指標要求——無論是粒度分布、還是分散性,都一一記在心上。針對這些需求,反復開展小試試驗,在一次次配方調整、工藝優化中摸索規律;小試達標后,再通過中試試驗進一步驗證規模化生產的可行性,確保最終交付的銀粉完全契合客戶的實際應用場景。這種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試驗與調整,讓我們的產品更對市場“胃口”,也為贏得長期合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強化營銷思維 生產與市場緊密聯動
強化營銷思維,關鍵在于讓生產端與市場端同頻共振,更要讓“人人都是營銷員”的意識深植人心。銀粉裝置推動全員主動關注市場動態,從生產一線到技術崗位,人人都成了市場信息的收集者——客戶對產品的反饋、行業新的需求趨勢,都會被及時傳遞到生產環節。以此為據,生產計劃能快速調整,比如某類規格銀粉需求激增時,各崗位協同發力,迅速優化工藝、調配產能,確保精準對接市場。
同時,全員都參與到產銷聯動中:生產人員主動向銷售團隊講解產品特性與技術優勢,幫他們更好地對接客戶;一線員工也會結合生產實踐,為市場推廣提建議。這種“人人懂市場、人人為市場”的狀態,讓生產與市場緊密咬合,不斷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在踐行陜煤集團四種經營理念的道路上,銀粉裝置通過一系列扎實有效的實踐,不僅提升了自身的生產經營管理水平和市場競爭力,還為集團的高質量發展貢獻了積極力量。未來,銀粉裝置將繼續秉持這四種經營理念,不斷創新進取,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乘風破浪,書寫更加輝煌的篇章。


辦公OA
財務共享服務平臺
綜合業務管理平臺
研究院郵箱
集團公司郵箱
檢測科技
涇久新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