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碰撞激發創新活力,凝聚力量推進融合發展。2022年9月28日,研究院技術論壇啟動會暨第一期技術論壇在西安總部研發基地順利召開。研究院領導班子、各部門負責人、業務相關人員參加了此次會議,會議由研究院黨委委員、副院長李瑞斌主持,研究院黨委書記、董事長、院長閔小建出席會議。
常態化開展,激發科研人員創新熱情
論壇開幕式上,李瑞斌副院長介紹了論壇召開的背景,指出研究院決定常態化召開技術論壇,旨在通過技術交流研討的形式,進一步厘清特定方向的技術開發思路與產業發展目的,交流思想,激發科研人員創新熱情。

圍繞科研既定方向,鼓勵員工建言獻策
技術論壇首場圍繞“氫能”展開。新能源所副所長朱小寧以《小原子的大能量:氫能產業與技術發展》為主題,從歐洲能源動蕩等熱點問題入手,分享了氫能的特點與發展歷史,介紹了氫能在制、儲、運、用等產業環節的整體技術進展,探討了電解水制氫的可行模式、儲運氫的方式、用氫的場景以及交通領域的用氫成本等問題,并就氫能產業發展的機遇、面臨的問題以及潛在的風險進行了分析。他認為,氫能在未來綜合能源系統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氫的制、儲、運、用的技術革新是產業發展的源源動力,新能源所在氫能方向從技術入手,開展相關技術布局是十分有必要的。黃林泉博士以《“氫”訴——制氫儲氫技術現狀及發展趨勢》為主題,圍繞氫能產業鏈中制、儲、運氫技術和產業現狀作了詳細闡述,提出相關認識與思考。他表示,目前電解水制氫技術的研發重點是降低能耗,實現關鍵材料國產化替代,產業界項目簽約數量多,實際落地少,宣傳意義更大。儲運氫作為氫能規模化應用的瓶頸,高壓氣態儲氫技術趨勢明確,其他技術路線的效率還需提升,應用場景需進一步明確。研究院需要針對國內氫能示范項目凸顯的技術問題,緊跟產業動態,從關鍵材料入手,形成有特色的高技術含量的研發項目布局,實現氫能全鏈條發展。袁麗只博士以《“氫”風徐來——氫燃料電池的現狀與發展趨勢》為主題,深入淺出的介紹了國際上對氫能和氫燃料電池的布局和規劃,并指出多國將氫能上升到國家能源戰略的高度;從國內對氫燃料電池全產業鏈的布局出發,分析了目前國內氫燃料電池領域的“卡脖子”技術,進而提出讓研究院在激烈的競爭中突圍的項目布局思路。





辦公OA
財務共享服務平臺
綜合業務管理平臺
研究院郵箱
集團公司郵箱
檢測科技
涇久新能源
